“鲲鹏”展翼!“运-20”入驻西北工业大学
“鲲鹏”展翼!“运-20”入驻西北工业大学
“鲲鹏”展翼!“运-20”入驻西北工业大学夏日(xiàrì)清晨,一轮红日从海平面上升起。海军某勤务船大队的一艘拖船正(zhèng)缓缓驶离码头,协助某型战舰出港。
透过挡风玻璃,军士船长葛(gé)鹏飞看着战舰渐行渐远(jiànyuǎn),眉头微蹙若有所思。
走向深蓝,是(shì)他加入海军的初衷。而如今,军港码头是他驾驶拖船航行最多的地方(dìfāng)。
在人民海军水面舰艇的体系中(zhōng),葛鹏飞和他的船,是(shì)一个“非典型”的存在。使命之一,就是港内拖带。
小小拖船,在艨艟云集、舳舻相接的军港,看似(kànshì)不起眼,却是大型舰艇离靠码头的重要保障。正是有了(le)小小拖船开足马力“顶(dǐng)”和“拖”,大型舰艇才能安全顺利离靠码头。
葛鹏飞的战位很小——从(cóng)船头走到船尾,慢点走也(yě)仅需几十秒。船长的战位不足1平方米,在这个仅容转身的战位上,葛鹏飞驾驶(jiàshǐ)拖船,航行在他的使命航道。
葛鹏飞的(de)世界很大(hěndà)——这些年,他们的拖船将驱逐舰、登陆舰、两栖(liǎngqī)攻击舰等一艘艘战舰送入大洋、接回军港,以特有的方式助力人民海军走向深蓝。
19岁入伍那年,葛鹏飞第一次离开老家。那时候,他怎么也想不到(xiǎngbúdào),自己有一天会(huì)当上船长。
“新时代,我们是幸运的(de)一群人。”2017年,这支勤务保障力量应运而生,在改革大潮中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入列未满半年(bànnián),东拖858船受命前往某海域(hǎiyù)执行演习任务(rènwù),应急拖带、处置伤情、转运(zhuǎnyùn)伤员,经过7天7夜的连续战斗(zhàndòu),圆满完成任务;入列第二年,首次执行为某型登陆舰进行补给任务;去年,他们协助新型战舰离靠码头……
12年的军旅生涯,葛鹏飞(péngfēi)的个人经历与人民海军的加速发展交织在一起,描绘出(miáohuìchū)一幅别样的圆梦图景。
军士船长葛鹏飞(péngfēi)在现场指挥。(刘毅 摄)
海军某勤务船大队执行出海保障任务。图为东拖858船正在(zhèngzài)航行。(刘毅(liúyì) 摄)
始终(shǐzhōng)坚持优秀标准,才能成长为更优秀的兵
朝阳从江面升起,东拖858船上,士兵们昂首挺立,在甲板上映出一排(yīpái)影子(yǐngzi)。站在驾驶室中央的军士(jūnshì)船长葛鹏飞正操纵拖船,协助战舰驶离码头。
返航(fǎnháng)途中,下士孙宇浩偷偷瞄着比自己高半个头的葛鹏飞,心生羡慕:“我(wǒ)何时才能当(dāng)上船长?”在战友们心中,葛鹏飞已成为“学习的榜样”。
这位1994年出生的军士船长(chuánzhǎng),依然记得刚入伍时的场景。
2013年,全国征兵时间统一由冬季调整(tiáozhěng)到夏秋季。即将(jíjiāng)大专毕业的葛鹏飞成为政策调整后的第一批受益者。
新兵下连后(xiàliánhòu),葛鹏飞被分配到海军某勤务船大队,成为一名信号兵。那时,葛鹏飞的(de)专业考核成绩处在下游。
看着成绩公示栏上一排红色数字,葛鹏飞心里满是羞愧。从小到大,葛鹏飞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。上学时,和同学比赛(bǐsài)跑步输了(le),他就(jiù)每天加练,一定要超过对手。实习时,为了拿到聘用合同,他勤学苦练,成为实习生中第一个(dìyígè)被公司录用的人。
成为海军信号兵,更不(bù)能当(dāng)最后一名(yīmíng)。葛鹏飞虚心向班长请教,手旗、灯光、发文等业务,哪里(nǎlǐ)不精练哪里。读码是信号兵的基本功,要求眼睛一眨不眨紧盯信号灯,一般人坚持1分钟不眨眼已经很难,但葛鹏飞咬着牙给自己定下2分钟的目标。
葛鹏飞的努力换来收获。在第二次专业考核中(zhōng),葛鹏飞打了一场(yīchǎng)“翻身仗”——排名跃居前列,各课目均达到良好水平。
那时,葛鹏飞感觉自己可以喘口气、歇一歇了。一次值更时,时任船长梁大伟与(yǔ)葛鹏飞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。梁大伟的一句话(huà)深深打动了他:“始终坚持(jiānchí)优秀标准,才能成长为更优秀的兵!”
“可贵的是他坚持住了。”看着葛鹏飞(péngfēi)操纵拖船返回,如今已是大队长的梁大伟点头赞许(zànxǔ),脑海中浮现出葛鹏飞参加搜救训练考核(kǎohé)时的场景。
那次考核,10人一起寻找目标(mùbiāo),葛鹏飞第一个(dìyígè)发现目标。刚开始,梁大伟认为,这是运气好。
没想到,此后每次(měicì)搜救训练考核总是(zǒngshì)葛鹏飞率先发现目标。问及诀窍,葛鹏飞说:“没有其他,就是靠平时点点滴滴地用心学习积累。”
“坚持(jiānchí)是一种态度,更是一种能力。”葛(gé)鹏飞深信,即使天赋不够,只要足够坚持,也能厚积薄发。
“他就是一个闲不住(xiánbúzhù)的人!”战友们评价(píngjià)葛鹏飞,除了干好本专业,他还向船上其他战友取经。驾驶室、前甲板、厨房(chúfáng)……处处都能看到他的身影,雷达、帆缆、炊事等专业他都会。
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(de)人。2016年底,葛(gé)鹏飞被选中前往造船(chuán)厂接船。次年,东拖858船正式入列。而这一年,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和055型万吨级驱逐舰首舰相继下水,还有许多(xǔduō)战舰也加入人民海军序列。
这一年,对于大队来说(láishuō)是(shì)职能使命拓展的一年,对于葛鹏飞来说也是梦想起航的一年。“赶上了海军快速发展的好时代,处处都是机遇(jīyù),必须努力抓住。”葛鹏飞说。
梦想的航程,需要坚守更需要开拓(kāituò)
信号兵离(lí)船长的距离,有多近?
只有几步——驾驶室里,他们的身影重叠(chóngdié)在(zài)一处,他们的声音交汇在一起。
信号兵离船长的(de)距离,有多远?
可能是几年,也可能是一辈子——想当(xiǎngdāng)船长除了努力还得有机遇。
那年,调整改革(gǎigé)后,部分优秀士兵成为辅助船艇指挥员。
听闻单位遴选(línxuǎn)军士船长,葛鹏飞第一个报了名,郑重地写下一份转岗申请书。内心同样泛起涟漪的,还有来自大队其他专业的多名(duōmíng)骨干(gǔgàn),大家跃跃欲试。
几轮测试下来,入围的仅有4人。考验,仍(réng)在继续……
一天深夜(shēnyè),拖船餐厅里,葛鹏飞埋头学习专业书籍。一同入围的其他战友,也在为集训考核做最后冲刺。“我们(wǒmen)只有3个月(yuè)时间集中学习(jízhōngxuéxí)理论,每分每秒都弥足珍贵!”回忆起那段时光,葛鹏飞的目光透着坚毅。
3个月后,葛鹏飞顺利(shùnlì)通过考核,被任命为某型拖船副船长。当副船长的(de)第一关,是参加独立操纵考核。
凭着那股不服输的劲,葛鹏飞(péngfēi)加班加点补课学习。2018年6月,葛鹏飞驾驶拖船顺利通过独立操纵考核。入伍4年的他,成为当时(dāngshí)战区海军最年轻(niánqīng)的军士副船长。
渐渐地,葛鹏飞感受到了这份荣耀背后的神圣责任——这份事业虽然(suīrán)平凡但不可或缺(bùkěhuòquē),军舰远航的背后少不了小小(xiǎoxiǎo)拖船的身影,他们必须以高度责任心守护战舰的每一次航行。
一次,拖船带着补给物资,穿越波峰浪谷,前往指定海域。葛(gé)鹏飞的内心像海浪一样(yīyàng)久久不能平静,这是他首次随船(suíchuán)执行登陆舰补给任务。
“登陆舰像山一样(yīyàng),抬头向上看都看不到它的(de)顶。”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登陆舰,葛鹏飞惊叹不已。
经过不断磨合,他们顺利完成补给任务(rènwù)。这次任务的成功经历,令葛鹏飞(péngfēi)更加坚定当初的选择。勤务船虽然是配角,但在未来作战中有着不可替代(tìdài)的作用。
或许,这正是这份事业的(de)迷人之处。不同的操船技术、全新的使命任务……葛鹏飞(péngfēi)和战友们立足岗位刻苦训练,以更高(gāo)的能力素质适应新任务新要求。
从登上东拖858船那天起,葛鹏飞坚持写笔记,记录他(tā)的工作心得与经验。他希望有(yǒu)一天,随手写下的文字,能对后来人有点用。
“我们在时代大潮中破浪前行。”葛鹏飞说,“见证大国重器,守护战舰(zhànjiàn)远航,我们要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劲头(jìntóu),才能(cáinéng)不辱使命、不负重托。”
阔步新征程,越干越(yuègànyuè)有劲头
天蒙蒙亮,葛鹏飞驾驶拖船保障某型战舰驶离码头,这是他执行频率(pínlǜ)最高、最重要的(de)工作之一。
2020年底,葛鹏飞被正式任命为东拖858船的(de)(de)第二任船长。尽管他已是船上名副其实的“老兵(lǎobīng)”,但他依然感到压力。这不仅是身份改变(gǎibiàn),更是思维重塑。当副船长时,船长安排他干啥就干啥;成为船长后,船上的事都需要他决定。
上任(shàngrèn)后,大队领导与葛鹏飞的谈话,让他记忆深刻:“从单打独斗的技术骨干,到带领一艘船、一个分队执行任务的指挥员,肩上(jiānshàng)的使命更重了(le),责任更大了。”
万事开头难,越难越要开好头。为了帮助葛鹏飞打开工作局面,大队领导专门到船上蹲点帮建(bāngjiàn),手把手教方法、传(chuán)经验。
为了尽快带出一支过硬(guòyìng)团队,葛鹏飞针对(duì)人才短缺等难题,积极搭建传帮带平台,在船上开展(kāizhǎn)“一专多能”训练。平时操练,对接受能力较弱的(de)战士,葛鹏飞用心帮带,动作不熟练、课目不达标就耐心讲解、演示操作。看着他忙碌的身影,不少战士坦言:“船长(chuánzhǎng)真心实意教我们,让我们感到温暖、有了信心。”
打开船上(shàng)每名战士的笔记本,扉页上都有一份个人专属的成长路径图和发展规划表。一年、两年、三年……要读多少书,要考哪些(něixiē)证,要完成的目标,要达到(dádào)的能力水平都一目了然。这是葛(gé)鹏飞与每名战士一起商量制订的“成长套餐”,并坚持督促大家完成。
辛勤汗水灌溉出丰硕果实。如今,该拖船人人熟练掌握3种以上专业技能(zhuānyèjìnéng),三分之一的战士能够在3个不同岗位上独立值更,不少战士因训练成绩突出(chéngjìtūchū)立功受奖(lìgōngshòujiǎng)。
一天,葛鹏飞和战友们执行完拖带任务(rènwù)归港,正在吃晚饭。突然,船上接到求助信号:“一艘地方船只失控,请求(qǐngqiú)救援拖带。”
经请示上级批准(pīzhǔn)后,东拖858船紧急出航。经过1个小时的努力,他们成功将失控船只拖带至指定(zhǐdìng)锚地(máodì),保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。
近年来,东拖858船连续两年被(bèi)评为(píngwèi)“四铁”先进单位,并荣立集体三等功,党支部被上级党委表彰为“先进基层党组织”。
长长的码头上,多种型号舰艇(jiàntǐng)靠泊。数百米距离,很近又很远。
很(hěn)近,走路(zǒulù)步行一会儿可以抵达某型战舰靠泊码头;很远,是因为这条路,葛鹏飞走了12年,还将继续走下去。
在(zài)这里,舰艇(jiàntǐng)从当初的(de)一种型号到现在的数十种,葛鹏飞保障的舰艇吨位越来越大。由小到大(yóuxiǎodàodà),由少到多,不仅意味着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,更代表着海军作战能力的拓展与延伸。“这个兵当得值,越干越有劲头!”葛鹏飞说。
■二级(èrjí)上士 李晋栋
人生(rénshēng)的道路上有许多需要抉择的关口,或是一路向前,风雨无阻;或是选择转身(zhuǎnshēn),另辟蹊径。我选择的方式只有一种,那就是前进。
曾经,我的世界(shìjiè)很小。连绵的黄土高坡,将家乡与外界的喧嚣隔离开来(kāilái)。
20岁那年,正在(zhèngzài)上大学的我决定参军入伍。小时候看着河水都(dōu)“晕”的我,成为一名海军战士。怀揣着“驾驶战舰、驰骋大洋”的梦想,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操舵这一专业(zhuānyè)。
然而,人生往往事与愿违。新兵下连那天,踏上(tàshàng)甲板,我的心就“凉了半截”——和电视(diànshì)上的军舰完全不同,排水量仅500多吨的拖船静静地靠泊在(zài)码头,狭小的空间、密闭(mìbì)的舱室……失落感像拍打着船体的浪花,一直不停歇。
经历沮丧与失落,在战友的(de)鼓励下,我最终决定在这艘拖船(tuōchuán)上干下去。
第一次出海,大海就给了我“下马威”——晕船(yùnchuán)。
海上的风浪连续袭来,拖船就像漂浮在海面(hǎimiàn)上的“不倒翁”。为了让自己(zìjǐ)稍微舒服点,我抱着救生衣趴在凳子上。一边值更,一边呕吐(ǒutù),每一分钟都是煎熬。
“晕船哪能当海军?”我努力克服晕船等生理不适(bùshì),逼着自己时刻保持战斗状态,一刻也不敢(bùgǎn)松懈。几个月后,我终于不再晕船。
过去6年,得益于大队开展“一专多能”训练,我在东拖858船上(chuánshàng)的各个战位上都干过(gànguò),可以说每个专业都摸了个“门清”。
2021年,经过层层考核,我被任命为东拖(tuō)858船副船长(chuánzhǎng)。同年9月,我顺利晋升中士。
机遇,意味着挑战(tiǎozhàn)。当副(fù)船长的第一关,是参加独立操纵考核。我加班加点学习,最终顺利通过考核,拿到驾船出海的“上岗证”。
身份的变化只要一纸命令,胜任岗位却非朝夕之功。至今,我还(hái)记得第一次站上指挥台时的情景,手里的话筒(huàtǒng)仿佛有千斤重,让我忍不住轻微发抖,手心、脸上都(dōu)是汗。
就(jiù)这样,在一次次任务实践(shíjiàn)中,我的能力快速提升,干事底气也越来越足。
机遇留给有(yǒu)准备(zhǔnbèi)的人。得益于我在副船长岗位上的优秀表现,去年底,大队任命我为另一艘拖船的船长。
今后(jīnhòu)的路怎么走,我心里很坚定:好好干!
最初来到勤务船(chuán)大队时,我心里有许多问号(wènhào):勤务船大队是干啥的?我为什么会干勤务?……一连串的问题在我的心中徘徊。
东(dōng)拖858船是(chuánshì)大队最小的船,踏上甲板时,我的心情更是一落千丈。
学习专业技能,我曾一度心不在焉,认为不就是(jiùshì)捕捉并报告一下(yīxià)目标方位距离,有啥难的?
但真正走上战位,第一次独立值班,我(wǒ)就“出师不利”。正式报告目标方位距离时,我支支吾吾答不上来(shànglái)。
“再简单的工作,也(yě)有复杂的一面。再小的船,也是战斗力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作战(zuòzhàn)单元。”听到船长葛鹏飞的话,我下定决心好好干。
那段时间,我请教班长专业知识(zhuānyèzhīshí)难点,他们耐心地讲解要点、进行操作(cāozuò)演示,船长经常询问我的学习进度并随时提问……渐渐地,我的专业水平突飞猛进(tūfēiměngjìn),能够熟练掌握各类设备。看到船长欣慰的眼神,听到战友(zhànyǒu)们的点赞,我知道自己“蜕变”了。
那年,东拖(tuō)858船进厂维修。一天检查设备时,我发现气象仪不显示风向、风速(fēngsù),但显示温度、湿度。
初步检查(jiǎnchá)后,我判定是气象仪内部出现问题。我立即将故障上报,并在工厂师傅的指导下开始(kāishǐ)拆解装备。
最终,我发现是一块电路板损坏。替换备件后(hòu),仪器(yíqì)恢复正常。那段时间,我每天跟着工厂师傅学习。厂修结束后,驾驶室里的大多数装备故障,我都能(néng)顺利排除。
每个人(rén)的军旅之路都不可能一帆风顺,辛勤付出才能有收获。目前,我正在利用出海训练(xùnliàn)时机学习如何操纵拖船。现在可以(kěyǐ)完成离靠码头等任务,后续我要进一步提升操纵拖船能力,早日达到船长的水平。
更多精彩(jīngcǎi)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(xiànshàng)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(guīshǔ)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(zhuǎnzǎi)。转载请联系(liánxì)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夏日(xiàrì)清晨,一轮红日从海平面上升起。海军某勤务船大队的一艘拖船正(zhèng)缓缓驶离码头,协助某型战舰出港。
透过挡风玻璃,军士船长葛(gé)鹏飞看着战舰渐行渐远(jiànyuǎn),眉头微蹙若有所思。
走向深蓝,是(shì)他加入海军的初衷。而如今,军港码头是他驾驶拖船航行最多的地方(dìfāng)。
在人民海军水面舰艇的体系中(zhōng),葛鹏飞和他的船,是(shì)一个“非典型”的存在。使命之一,就是港内拖带。
小小拖船,在艨艟云集、舳舻相接的军港,看似(kànshì)不起眼,却是大型舰艇离靠码头的重要保障。正是有了(le)小小拖船开足马力“顶(dǐng)”和“拖”,大型舰艇才能安全顺利离靠码头。
葛鹏飞的战位很小——从(cóng)船头走到船尾,慢点走也(yě)仅需几十秒。船长的战位不足1平方米,在这个仅容转身的战位上,葛鹏飞驾驶(jiàshǐ)拖船,航行在他的使命航道。
葛鹏飞的(de)世界很大(hěndà)——这些年,他们的拖船将驱逐舰、登陆舰、两栖(liǎngqī)攻击舰等一艘艘战舰送入大洋、接回军港,以特有的方式助力人民海军走向深蓝。
19岁入伍那年,葛鹏飞第一次离开老家。那时候,他怎么也想不到(xiǎngbúdào),自己有一天会(huì)当上船长。
“新时代,我们是幸运的(de)一群人。”2017年,这支勤务保障力量应运而生,在改革大潮中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入列未满半年(bànnián),东拖858船受命前往某海域(hǎiyù)执行演习任务(rènwù),应急拖带、处置伤情、转运(zhuǎnyùn)伤员,经过7天7夜的连续战斗(zhàndòu),圆满完成任务;入列第二年,首次执行为某型登陆舰进行补给任务;去年,他们协助新型战舰离靠码头……
12年的军旅生涯,葛鹏飞(péngfēi)的个人经历与人民海军的加速发展交织在一起,描绘出(miáohuìchū)一幅别样的圆梦图景。
军士船长葛鹏飞(péngfēi)在现场指挥。(刘毅 摄)
海军某勤务船大队执行出海保障任务。图为东拖858船正在(zhèngzài)航行。(刘毅(liúyì) 摄)
始终(shǐzhōng)坚持优秀标准,才能成长为更优秀的兵
朝阳从江面升起,东拖858船上,士兵们昂首挺立,在甲板上映出一排(yīpái)影子(yǐngzi)。站在驾驶室中央的军士(jūnshì)船长葛鹏飞正操纵拖船,协助战舰驶离码头。
返航(fǎnháng)途中,下士孙宇浩偷偷瞄着比自己高半个头的葛鹏飞,心生羡慕:“我(wǒ)何时才能当(dāng)上船长?”在战友们心中,葛鹏飞已成为“学习的榜样”。
这位1994年出生的军士船长(chuánzhǎng),依然记得刚入伍时的场景。
2013年,全国征兵时间统一由冬季调整(tiáozhěng)到夏秋季。即将(jíjiāng)大专毕业的葛鹏飞成为政策调整后的第一批受益者。
新兵下连后(xiàliánhòu),葛鹏飞被分配到海军某勤务船大队,成为一名信号兵。那时,葛鹏飞的(de)专业考核成绩处在下游。
看着成绩公示栏上一排红色数字,葛鹏飞心里满是羞愧。从小到大,葛鹏飞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。上学时,和同学比赛(bǐsài)跑步输了(le),他就(jiù)每天加练,一定要超过对手。实习时,为了拿到聘用合同,他勤学苦练,成为实习生中第一个(dìyígè)被公司录用的人。
成为海军信号兵,更不(bù)能当(dāng)最后一名(yīmíng)。葛鹏飞虚心向班长请教,手旗、灯光、发文等业务,哪里(nǎlǐ)不精练哪里。读码是信号兵的基本功,要求眼睛一眨不眨紧盯信号灯,一般人坚持1分钟不眨眼已经很难,但葛鹏飞咬着牙给自己定下2分钟的目标。
葛鹏飞的努力换来收获。在第二次专业考核中(zhōng),葛鹏飞打了一场(yīchǎng)“翻身仗”——排名跃居前列,各课目均达到良好水平。
那时,葛鹏飞感觉自己可以喘口气、歇一歇了。一次值更时,时任船长梁大伟与(yǔ)葛鹏飞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。梁大伟的一句话(huà)深深打动了他:“始终坚持(jiānchí)优秀标准,才能成长为更优秀的兵!”
“可贵的是他坚持住了。”看着葛鹏飞(péngfēi)操纵拖船返回,如今已是大队长的梁大伟点头赞许(zànxǔ),脑海中浮现出葛鹏飞参加搜救训练考核(kǎohé)时的场景。
那次考核,10人一起寻找目标(mùbiāo),葛鹏飞第一个(dìyígè)发现目标。刚开始,梁大伟认为,这是运气好。
没想到,此后每次(měicì)搜救训练考核总是(zǒngshì)葛鹏飞率先发现目标。问及诀窍,葛鹏飞说:“没有其他,就是靠平时点点滴滴地用心学习积累。”
“坚持(jiānchí)是一种态度,更是一种能力。”葛(gé)鹏飞深信,即使天赋不够,只要足够坚持,也能厚积薄发。
“他就是一个闲不住(xiánbúzhù)的人!”战友们评价(píngjià)葛鹏飞,除了干好本专业,他还向船上其他战友取经。驾驶室、前甲板、厨房(chúfáng)……处处都能看到他的身影,雷达、帆缆、炊事等专业他都会。
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(de)人。2016年底,葛(gé)鹏飞被选中前往造船(chuán)厂接船。次年,东拖858船正式入列。而这一年,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和055型万吨级驱逐舰首舰相继下水,还有许多(xǔduō)战舰也加入人民海军序列。
这一年,对于大队来说(láishuō)是(shì)职能使命拓展的一年,对于葛鹏飞来说也是梦想起航的一年。“赶上了海军快速发展的好时代,处处都是机遇(jīyù),必须努力抓住。”葛鹏飞说。
梦想的航程,需要坚守更需要开拓(kāituò)
信号兵离(lí)船长的距离,有多近?
只有几步——驾驶室里,他们的身影重叠(chóngdié)在(zài)一处,他们的声音交汇在一起。
信号兵离船长的(de)距离,有多远?
可能是几年,也可能是一辈子——想当(xiǎngdāng)船长除了努力还得有机遇。
那年,调整改革(gǎigé)后,部分优秀士兵成为辅助船艇指挥员。
听闻单位遴选(línxuǎn)军士船长,葛鹏飞第一个报了名,郑重地写下一份转岗申请书。内心同样泛起涟漪的,还有来自大队其他专业的多名(duōmíng)骨干(gǔgàn),大家跃跃欲试。
几轮测试下来,入围的仅有4人。考验,仍(réng)在继续……
一天深夜(shēnyè),拖船餐厅里,葛鹏飞埋头学习专业书籍。一同入围的其他战友,也在为集训考核做最后冲刺。“我们(wǒmen)只有3个月(yuè)时间集中学习(jízhōngxuéxí)理论,每分每秒都弥足珍贵!”回忆起那段时光,葛鹏飞的目光透着坚毅。
3个月后,葛鹏飞顺利(shùnlì)通过考核,被任命为某型拖船副船长。当副船长的(de)第一关,是参加独立操纵考核。
凭着那股不服输的劲,葛鹏飞(péngfēi)加班加点补课学习。2018年6月,葛鹏飞驾驶拖船顺利通过独立操纵考核。入伍4年的他,成为当时(dāngshí)战区海军最年轻(niánqīng)的军士副船长。
渐渐地,葛鹏飞感受到了这份荣耀背后的神圣责任——这份事业虽然(suīrán)平凡但不可或缺(bùkěhuòquē),军舰远航的背后少不了小小(xiǎoxiǎo)拖船的身影,他们必须以高度责任心守护战舰的每一次航行。
一次,拖船带着补给物资,穿越波峰浪谷,前往指定海域。葛(gé)鹏飞的内心像海浪一样(yīyàng)久久不能平静,这是他首次随船(suíchuán)执行登陆舰补给任务。
“登陆舰像山一样(yīyàng),抬头向上看都看不到它的(de)顶。”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登陆舰,葛鹏飞惊叹不已。
经过不断磨合,他们顺利完成补给任务(rènwù)。这次任务的成功经历,令葛鹏飞(péngfēi)更加坚定当初的选择。勤务船虽然是配角,但在未来作战中有着不可替代(tìdài)的作用。
或许,这正是这份事业的(de)迷人之处。不同的操船技术、全新的使命任务……葛鹏飞(péngfēi)和战友们立足岗位刻苦训练,以更高(gāo)的能力素质适应新任务新要求。
从登上东拖858船那天起,葛鹏飞坚持写笔记,记录他(tā)的工作心得与经验。他希望有(yǒu)一天,随手写下的文字,能对后来人有点用。
“我们在时代大潮中破浪前行。”葛鹏飞说,“见证大国重器,守护战舰(zhànjiàn)远航,我们要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劲头(jìntóu),才能(cáinéng)不辱使命、不负重托。”
阔步新征程,越干越(yuègànyuè)有劲头
天蒙蒙亮,葛鹏飞驾驶拖船保障某型战舰驶离码头,这是他执行频率(pínlǜ)最高、最重要的(de)工作之一。
2020年底,葛鹏飞被正式任命为东拖858船的(de)(de)第二任船长。尽管他已是船上名副其实的“老兵(lǎobīng)”,但他依然感到压力。这不仅是身份改变(gǎibiàn),更是思维重塑。当副船长时,船长安排他干啥就干啥;成为船长后,船上的事都需要他决定。
上任(shàngrèn)后,大队领导与葛鹏飞的谈话,让他记忆深刻:“从单打独斗的技术骨干,到带领一艘船、一个分队执行任务的指挥员,肩上(jiānshàng)的使命更重了(le),责任更大了。”
万事开头难,越难越要开好头。为了帮助葛鹏飞打开工作局面,大队领导专门到船上蹲点帮建(bāngjiàn),手把手教方法、传(chuán)经验。
为了尽快带出一支过硬(guòyìng)团队,葛鹏飞针对(duì)人才短缺等难题,积极搭建传帮带平台,在船上开展(kāizhǎn)“一专多能”训练。平时操练,对接受能力较弱的(de)战士,葛鹏飞用心帮带,动作不熟练、课目不达标就耐心讲解、演示操作。看着他忙碌的身影,不少战士坦言:“船长(chuánzhǎng)真心实意教我们,让我们感到温暖、有了信心。”
打开船上(shàng)每名战士的笔记本,扉页上都有一份个人专属的成长路径图和发展规划表。一年、两年、三年……要读多少书,要考哪些(něixiē)证,要完成的目标,要达到(dádào)的能力水平都一目了然。这是葛(gé)鹏飞与每名战士一起商量制订的“成长套餐”,并坚持督促大家完成。
辛勤汗水灌溉出丰硕果实。如今,该拖船人人熟练掌握3种以上专业技能(zhuānyèjìnéng),三分之一的战士能够在3个不同岗位上独立值更,不少战士因训练成绩突出(chéngjìtūchū)立功受奖(lìgōngshòujiǎng)。
一天,葛鹏飞和战友们执行完拖带任务(rènwù)归港,正在吃晚饭。突然,船上接到求助信号:“一艘地方船只失控,请求(qǐngqiú)救援拖带。”
经请示上级批准(pīzhǔn)后,东拖858船紧急出航。经过1个小时的努力,他们成功将失控船只拖带至指定(zhǐdìng)锚地(máodì),保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。
近年来,东拖858船连续两年被(bèi)评为(píngwèi)“四铁”先进单位,并荣立集体三等功,党支部被上级党委表彰为“先进基层党组织”。
长长的码头上,多种型号舰艇(jiàntǐng)靠泊。数百米距离,很近又很远。
很(hěn)近,走路(zǒulù)步行一会儿可以抵达某型战舰靠泊码头;很远,是因为这条路,葛鹏飞走了12年,还将继续走下去。
在(zài)这里,舰艇(jiàntǐng)从当初的(de)一种型号到现在的数十种,葛鹏飞保障的舰艇吨位越来越大。由小到大(yóuxiǎodàodà),由少到多,不仅意味着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,更代表着海军作战能力的拓展与延伸。“这个兵当得值,越干越有劲头!”葛鹏飞说。
■二级(èrjí)上士 李晋栋
人生(rénshēng)的道路上有许多需要抉择的关口,或是一路向前,风雨无阻;或是选择转身(zhuǎnshēn),另辟蹊径。我选择的方式只有一种,那就是前进。
曾经,我的世界(shìjiè)很小。连绵的黄土高坡,将家乡与外界的喧嚣隔离开来(kāilái)。
20岁那年,正在(zhèngzài)上大学的我决定参军入伍。小时候看着河水都(dōu)“晕”的我,成为一名海军战士。怀揣着“驾驶战舰、驰骋大洋”的梦想,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操舵这一专业(zhuānyè)。
然而,人生往往事与愿违。新兵下连那天,踏上(tàshàng)甲板,我的心就“凉了半截”——和电视(diànshì)上的军舰完全不同,排水量仅500多吨的拖船静静地靠泊在(zài)码头,狭小的空间、密闭(mìbì)的舱室……失落感像拍打着船体的浪花,一直不停歇。
经历沮丧与失落,在战友的(de)鼓励下,我最终决定在这艘拖船(tuōchuán)上干下去。
第一次出海,大海就给了我“下马威”——晕船(yùnchuán)。
海上的风浪连续袭来,拖船就像漂浮在海面(hǎimiàn)上的“不倒翁”。为了让自己(zìjǐ)稍微舒服点,我抱着救生衣趴在凳子上。一边值更,一边呕吐(ǒutù),每一分钟都是煎熬。
“晕船哪能当海军?”我努力克服晕船等生理不适(bùshì),逼着自己时刻保持战斗状态,一刻也不敢(bùgǎn)松懈。几个月后,我终于不再晕船。
过去6年,得益于大队开展“一专多能”训练,我在东拖858船上(chuánshàng)的各个战位上都干过(gànguò),可以说每个专业都摸了个“门清”。
2021年,经过层层考核,我被任命为东拖(tuō)858船副船长(chuánzhǎng)。同年9月,我顺利晋升中士。
机遇,意味着挑战(tiǎozhàn)。当副(fù)船长的第一关,是参加独立操纵考核。我加班加点学习,最终顺利通过考核,拿到驾船出海的“上岗证”。
身份的变化只要一纸命令,胜任岗位却非朝夕之功。至今,我还(hái)记得第一次站上指挥台时的情景,手里的话筒(huàtǒng)仿佛有千斤重,让我忍不住轻微发抖,手心、脸上都(dōu)是汗。
就(jiù)这样,在一次次任务实践(shíjiàn)中,我的能力快速提升,干事底气也越来越足。
机遇留给有(yǒu)准备(zhǔnbèi)的人。得益于我在副船长岗位上的优秀表现,去年底,大队任命我为另一艘拖船的船长。
今后(jīnhòu)的路怎么走,我心里很坚定:好好干!
最初来到勤务船(chuán)大队时,我心里有许多问号(wènhào):勤务船大队是干啥的?我为什么会干勤务?……一连串的问题在我的心中徘徊。
东(dōng)拖858船是(chuánshì)大队最小的船,踏上甲板时,我的心情更是一落千丈。
学习专业技能,我曾一度心不在焉,认为不就是(jiùshì)捕捉并报告一下(yīxià)目标方位距离,有啥难的?
但真正走上战位,第一次独立值班,我(wǒ)就“出师不利”。正式报告目标方位距离时,我支支吾吾答不上来(shànglái)。
“再简单的工作,也(yě)有复杂的一面。再小的船,也是战斗力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作战(zuòzhàn)单元。”听到船长葛鹏飞的话,我下定决心好好干。
那段时间,我请教班长专业知识(zhuānyèzhīshí)难点,他们耐心地讲解要点、进行操作(cāozuò)演示,船长经常询问我的学习进度并随时提问……渐渐地,我的专业水平突飞猛进(tūfēiměngjìn),能够熟练掌握各类设备。看到船长欣慰的眼神,听到战友(zhànyǒu)们的点赞,我知道自己“蜕变”了。
那年,东拖(tuō)858船进厂维修。一天检查设备时,我发现气象仪不显示风向、风速(fēngsù),但显示温度、湿度。
初步检查(jiǎnchá)后,我判定是气象仪内部出现问题。我立即将故障上报,并在工厂师傅的指导下开始(kāishǐ)拆解装备。
最终,我发现是一块电路板损坏。替换备件后(hòu),仪器(yíqì)恢复正常。那段时间,我每天跟着工厂师傅学习。厂修结束后,驾驶室里的大多数装备故障,我都能(néng)顺利排除。
每个人(rén)的军旅之路都不可能一帆风顺,辛勤付出才能有收获。目前,我正在利用出海训练(xùnliàn)时机学习如何操纵拖船。现在可以(kěyǐ)完成离靠码头等任务,后续我要进一步提升操纵拖船能力,早日达到船长的水平。
更多精彩(jīngcǎi)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(xiànshàng)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(guīshǔ)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(zhuǎnzǎi)。转载请联系(liánxì)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